introduction
剛當上媽媽的陳小姐最近遇到了鬧心事,一直選擇母乳喂養的她被查出患有急性乳腺炎。雖然這并非致命的病,但在喂奶這個特殊時期卻尤為麻煩,要不要吃藥呢?如果吃藥還能繼續喂母乳嗎?對此,貴港紅房子婦產醫院專家表示,冬季是乳腺炎高發季,對于新媽媽來說,如果是乳汁淤積導致的乳腺炎,則屬于非感染性的,需慎用抗生素藥物。
產后得乳腺炎,吃不吃藥?
據陳小姐介紹,她休完產假上班后,感覺乳房還是有點腫脹,同時發現右側乳房有一個小硬塊,喂奶時寶寶也顯得很抗拒。隨后她還出現發燒、寒顫和全身酸痛,且擠出來的奶水顏色也有點異常。醫院的檢查結果讓陳小姐嚇了一跳,這是患了急性乳腺炎。她開始煩惱,要不要吃藥呢?如果吃藥的話,她還能繼續母乳喂養嗎?專家告訴我們,乳腺炎是哺乳期婦女的常見疾病之一,特別是初產的哺乳婦女,較常見于產后前三個月內,尤其是產后前2~3周。
使用抗生素會延遲正常哺乳
乳腺炎的治療是否要使用抗生素藥物?專家表示,如果是乳汁淤積導致的急性乳腺炎,則屬于非感染性乳腺炎,建議采用多按摩、乳汁疏通、局部熱敷等物理方式來調節。“在這個階段,有一些患者由于對疼痛難以忍受,想通過使用抗生素來盡快消除疼痛的癥狀,但其實這個階段尚無細菌感染,所以建議慎用抗生素。”她介紹,過早過多地使用抗生素,一來會使乳汁明顯減少,二是使用藥物會延遲正常哺乳;三是過多不當使用抗生素增加耐藥菌株,會增加日后真正出現乳腺炎的治療難度。
如果患者出現了高熱、血象升高等情況,而采用乳汁疏通等物理方式24小時后無法改善,則應在醫生的指導下規范地使用適量的抗生素進行治療,并且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取得標本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以指導日后治療問題。同時要注意,如果使用了抗生素治療,需暫停母乳喂養,另外也要積極觀察局部乳腺紅腫痛的情況,因為有30%左右的乳腺炎最終可轉變成乳腺膿腫而需要手術治療。
認識乳腺炎
1、易感群體:初產的哺乳婦女
2、發病時間:產后前2~3周最常見
3、臨床表現:早期乳房腫脹,局部硬結,進而出現不同程度的紅腫熱痛,并可伴有寒顫、腋下淋巴結腫大、疼痛等。
4、這些做法不可取(會令乳房腫脹得更厲害):
a、怕痛而不敢給寶寶喂奶
b、按民間偏方治療
c、按摩乳房的手法不當
正確應對方法
一旦發生乳汁淤積而導致的乳房脹痛,應盡早到醫院請專業的醫生進行診治。對于乳房脹痛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采用正確的手法按摩疏通乳腺,再輔以理療、濕熱敷等治療方法,以設法將淤積的乳汁排出來。另外,乳汁淤積也會導致一部分人在3~5年后出現慢性乳腺炎。
預防方法
“預防乳腺炎,首先是提倡積極的母乳喂養,讓寶寶多吸吮。”專家提醒,對于沒有吸完的奶水,則應及時地將奶水擠出來。
10-28
11-13
11-13
07-07
02-28